教師招聘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 專業基礎知識 > 地理 >
來源:教師招聘網 時間:2019-01-21 11:46:54
一、地殼物質組成
(二)判讀關鍵
1.抓住四種物質:巖漿、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
2.抓住四種作用力:上升冷卻凝固、外力作用(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變質作用和重熔再生。
3.抓住箭頭的指向和數量:只有一個箭頭指向的為巖漿巖,有兩個箭頭指向的為沉積巖或變質巖,有三個箭頭指向的為巖漿。
考點精析:巖石圈的物質循環
下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圖中Ⅰ、Ⅱ、Ⅲ分別代表沉積環境、熔融環境和變質環境,箭頭線代表不同的地質過程。讀圖回答1~2題。
1.2008北京奧運金牌上鑲的昆侖玉和大理巖的形成過程同屬( )。
A.② B.③ C.④ D.⑤
2.古生物進入并成為巖石中化石的地質環境和過程是( )。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Ⅰ——⑥
考點精析:巖石圈的物質循環
1.【答案】D。解析:根據地殼物質循環規律,結合圖表,可知②代表重熔作用,③代表巖漿活動,④代表地殼運動,⑤代表變質作用。玉石和大理巖都是變質作用形成的。故選D。
2.【答案】A。解析:化石存在于沉積巖中,是古生物死之后其遺體保留在沉積環境中,然后經過長期的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故選A。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qgjsks
回復“時政熱點”即可查看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范”即可查看教師招聘/特崗教師面試備考視頻
注: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