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 專業基礎知識 > 地理 >
來源:教師招聘網 時間:2020-05-14 14:50:57
(三)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及影響因素
1.農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
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對穩定的,而農業生產的人文因素則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因此,對農業區位的選擇,要更多地考慮人文因素的發展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市場的變化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最為直接。當市場上某種農產品供不應求時,這種農產品的價格就會上漲,從而促使該農產品的生產規模擴大,反過來生產規模會縮小。例如,近幾年大家常常會聽到“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這樣流行的網絡語言,側面反映了我國一些農產品受到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影響,而造成的市場價格突然上漲,從而引起農業區位選擇的變化。
(2)科技: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進步,農業生產也改變了“靠天吃飯”的歷史。人們通過技術手段對地形、光熱、水分等不適宜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進行改造,使之適宜發展農業。例如玻璃溫室、梯田、灌溉等。
(3)交通: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改進,使市場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專業化生產的農業區域。例如,美國、加拿大、法國等成為世界主要商品糧食生產國,荷蘭、丹麥、新西蘭等成為世界主要的乳畜產品供應國。
2.經濟快速發展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1)市場與交通條件:經濟發展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農副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大增,在交通運輸條件改善的基礎上,在遠離城市的廣大農、牧地區形成一大批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例如,山東壽光形成蔬菜生產基地,內蒙古、黑龍江形成乳產品生產基地。
(2)生活水平:經濟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例如,桑蠶絲作為價值較高的紡織原料,受到國內外市場的追捧。
(3)科技水平及機械化水平:經濟發展也推動育種技術、栽培和耕作技術的進步,使農作物生產擺脫了傳統地域的限制。城市化的推進使得農村勞動力大量減少,同時農業機械化迅速推廣,促使農民選擇易于機械化作業的農作物生產。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注: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