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 教育綜合知識與能力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
來源:中公教師網 時間:2020-12-16 20:29:15
在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心理學基礎知識部分一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就是認知過程,認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而感知覺是其他心里過程的基礎。因此,對于感覺和知覺的掌握會有利于其他知識點的掌握。在感覺、知覺相關的知識中,比較難理解,并且考試也比較喜歡考查的就是知覺的基本特性。但是關于這一部分的考查,主要是例子型的單選題,大家只要能夠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進行理解,并且能夠區分幾個特性即可。今天就知覺的基本特征結合具體的例子給大家進行詳細的歸納與比較,以幫助大家更好進行區分。
一、選擇性
知覺的選擇性指的是人們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的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的反映的特征就叫知覺的選擇性,其中被清楚的知覺到的客體叫做對象,未被清晰的知覺到的客體叫背景。
例如,教師上課時會在黑板上用白色粉筆進行板書,這時候黑板就是背景,而被同學們清晰感知到的白色的粉筆字就是對象。在上課的過程中,同學們會將白色的字清楚的知覺到,而未知覺到黑色的背景,這就是知覺的選擇性。同樣的還有很多,比如萬綠叢中一點紅,綠為背景,紅為對象;鶴立雞群,雞為背景,鶴為對象等等。
二、整體性
知覺的對象總是由不同部分和屬性組成的,但我們總是把客觀事物作為整體來感知,即把客觀事物的個別特征綜合為整體來反映,這是知覺的整體性。
例如我們常常說到“窺一斑而知全豹”,雖然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豹子的斑點,但是我們不會認為這僅僅是一個斑點,我們會從整體上進行感知,而感知到整只豹子。同樣的,當我們看到殘缺的蒙娜麗莎畫像,并不會認為這就不是蒙娜麗莎,我們會自動從整體上進行感知。這就是我們在生活中為什么能夠進行拼圖的游戲,拼圖是由許許多多不同的圖塊組成,如果沒有知覺的整體性,這些圖塊就都是孤立的沒有聯系的,但正是有知覺的整體性,我們會將這些孤立的圖塊從整體上進行知覺,從而完成拼圖游戲。
三、理解性
在知覺過程中,人們總是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釋當前知覺的對象,并用語言來描述,他,使其具有一定的意義,這就是知覺的理解性。
例如,同樣的一幅畫,在普通人看來僅僅是一幅畫而已,而在藝術家眼里就是藝術品,在收藏家眼里就是收藏品。因為普通人、藝術家、收藏家的知識經驗不一樣,對于同樣一件事物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這也就是為什么生活中我們會說閱歷不同,三觀有差,因為閱歷不同,經驗不同,對同樣的一件事情就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也是這個道理。
四、恒常性
當知覺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生變化時,人的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就叫知覺的恒常性。
例如,當一個兩米的帥哥離你越來越遠的時候,你不會認為這個兩米的帥哥變成了一米五,這就是知覺的條件(距離)發生了變化,但是知覺的映像還是保持不變。恒常性也廣泛的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比如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看紅旗,紅旗都是紅色的,這是顏色恒常;不管從那個角度看門,門都是長方形的,這是形狀恒常等等。
關于知覺的基本特性就是這么多內容,大家在備考的過程中結合例子去理解和區分,就能夠比較準確的把握。
相關推薦:
中公講師解析
掃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qgjszgks)
回復“白皮書”領取【教資筆試白皮書】
回復“0121”獲取【教資模擬卷+掌上寶300題】
回復“3021”查看【中學學段主觀題必背60題試題及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