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 教師面試技巧 > 試講 >
來源:中公教師網 時間:2020-12-20 16:21:3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彈性形變與彈力;知道彈力的產生條件;能夠判斷常見幾種彈力的方向;掌握胡克定律。
【過程與方法】
在實驗探究胡克定律的過程中,學會客觀、科學地分析問題,加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生活中常見彈力的認識,領略自然的奧秘,懂得物理與生活生產密切的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彈力的產生條件,常見彈力的方向以及胡克定律。
【難點】
彈力的有無以及彈力的方向。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上課之前請同學們觀看蹦極視頻,并談談對這項運動的的了解,提問學生:在繩子繃直的時候,人受到繩子的力是什么樣的力?根據學生的回答繼續追問,生活中還有哪些彈力?引入本節新課——《彈力》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彈性形變和彈力:
學生實驗:親自拉動橡皮條,捏橡皮泥,觀察松手之后二者是否恢復原狀。
教師提問:松手后物體恢復原狀的性質叫什么?不恢復的又叫什么?
學生復習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
教師追問:如果作用在橡皮條上的力越來越大,會出現什么情況?
教師介紹彈性形變:像橡皮條這樣的物體,如果形變量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撤去力后不能恢復原狀,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初中時我們學到的彈簧測力計不能超過量程,說的就是不能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
引導學生根據所學,對彈力定義,教師補充。
教師強調定義要點:①物體之間相互接觸,②有彈性形變。這也是彈力發生的條件
2.幾種彈力:
提問:說說你所知道的彈力都有哪些?讓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彈力:壓力、支持力、拉力等
教師引導:既然他們都屬于彈力,那么在產生壓力、支持力時,發生了彈性形變嗎?
接著教師演示用手壓桌子,平面鏡放大微小形變,讓學生觀察墻上光斑的移動情況。
提問: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
學生:光斑移動,說明光線發生了改變,激光筆的位置不動,只能說明平面鏡和水平桌面不在是相互垂直的狀態了,所以此時雖然桌子的形變很微小,但是也確實發生了形變。
教師總結微觀放大法。
請學生思考在手壓桌子時,壓力的方向、作用點是什么樣的,并畫出彈力的示意圖。
教師接著在多媒體上出示幾幅典型的情況,如勻速運動小車內的球,物體之間點與點,點與面,面與面接觸,輕桿,輕繩,輕彈簧的情境,請學生嘗試到黑板上畫出彈力示意圖。
接著教師糾錯,根據學生畫的受力圖總結:彈力作用點在接觸面上,為了研究方便,畫在受力物體的重心上。(加速運動小車內的球)判斷彈力有無可以根據加上彈力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來判斷。(物體之間點與點,點與面,面與面接觸)點面之間的彈力方向是垂直于面的,(蹦極)輕繩彈力沿著繩收縮的方向,(輕彈簧被拉伸)輕彈簧的彈力方向與恢復形變方向相同,(如下圖)輕質活桿彈力沿桿,輕質死桿根據運動狀態按需提供。
3.胡克定律: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探究了彈力的方向,那么彈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呢?
學生猜想與彈性形變有關。
教師引導:彈力和彈性形變的關系一般來講比較復雜,但是其中比較特殊的彈簧的彈力和彈性形變的關系則比較簡單,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如何用實驗測量出他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學生設計實驗,請每個小組用不同規格的彈簧進行實驗,教師提示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也可以在彈簧下面掛勾碼,彈力就等于勾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