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 學科知識與能力 > 音樂 >
來源:中國教師資格網 時間:2020-07-14 16:25:02
六代樂舞
《云門》(《云門大卷》) 黃帝 以云為圖騰,崇拜天神的樂舞;
《咸池》(《大咸》) 堯 以水魚為圖騰,祈求五谷豐收;
《簫韶》(《九韶》《九歌》) 舜 反映原始社會最高水平的樂舞作品,以編管樂器排簫作為主要伴奏樂器(孔子在齊國看到《簫韶》,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并說“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大夏》 夏 歌頌大禹治水的功績;
《大濩》 商 歌頌商湯伐桀的功績;
《大武》 周 《大武》(武王伐紂,孔子評價為“盡美矣,未盡善也”)。
聶耳
原名聶守信,20世紀30年代杰出音樂家,中國無產階級音樂的奠基人,被譽為“無產階級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
在群眾歌曲方面,以《義勇軍進行曲》(1949年被定為國歌)、《畢業歌》《前進歌》(這三首均為田漢作詞)《自衛歌》等最為重要。這些歌曲鮮明地反映了當時最迫切的主題——人民大眾反帝愛國的斗爭。其次,像《大路歌》《開路先鋒》《碼頭工人》《打長江》等勞動歌曲,也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些歌曲深刻揭示了當時處在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統治雙重壓迫下,我國無產階級勞動群眾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在抒情歌曲方面,以《鐵蹄下的歌女》《塞外村女》《梅娘曲》《飛花歌》等最具代表性。歌曲所反映的題材內容大多也是當時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感情。
在兒童歌曲方面,聶耳最著名的作品是《賣報歌》。
另外,聶耳還改編整理了《金蛇狂舞》《翠湖春曉》《昭君出塞》等民間器樂合奏曲!督鹕呖裎琛肥歉鶕覈耖g樂曲《倒八板》改編整理而成。
昆曲
昆曲,現又被稱為“昆劇”,中國古老的戲曲劇種,被譽為“百戲之祖”。
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復調音樂的發展
西方最早的復調音樂是奧爾加農,后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風格特征,即華麗奧爾加農。12世紀下半葉出現了一種運用節奏模式加以控制的手法,即迪斯康特。至13世紀,經文歌成為當時最流行的音樂樣式,是中世紀晚期最重要的復調體裁。
關注微信公眾號“qgjszgks”
回復【白皮書】獲得教師資格面試備考資料
回復【試講匯總】獲得教資面試各學科試講亮點
注: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